English

精品范例爱心

2000-10-11 来源:中华读书报 叶松伟 我有话说

这几天,我的案头总放着王立均老师的新作《王老师和同学一起写作文》,不时翻阅,爱不释手。眼下的小学生作文指导读物实在太多,近乎“滥”了,而且,一色的“习作+点评”,千书一面,了无新意。但这套书不同,无论从书名、装帧到内容、体例,都以其独特的创意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王老师和同学一起写作文,多么口语,多么亲切,多么个性!光凭这个抢眼的书名再加那富有童趣的封面,它就可以在浩如烟海的书架上脱颖而出。更不必提它独具一格、精心编缀的“下水文”灵活多变、易学管用的作文样式对孩子们的激励、示范和催化功能了。总之,它是同类书中的佼佼者,是少年儿童读物园地里一份极有创意的珍稀精品。

同事们说,王老师是个“写作迷”;孩子们说,这是一位喜欢作文的老师。这一“迷”就迷了20年。无论是在繁忙的办公室里还是在嘈杂的列车厢里,无论是行路还是就餐,只要灵感一来,他就会掏出纸和笔,旁若无人地写起来。当然,他写的文章都与孩子有关、与作文教学有关,这类文章有个行业称谓叫“下水文”。王老师堪称“下水文大师”,所以,写文章对他来说并不是什么业余爱好,而是教学的必要准备,是他的专业绝技。20年100多篇,平均每年要写5、6篇,篇篇都达到发表的水平。真是“得失寸心知”呵!本书收集了大量的亲切动人、文质兼美的“下水文”,并且把它和孩子们的习作放在一起研究,这是在别的书里看不到的。

“以文动情”这是王老师作文教学的独到之处。不少年轻教师对作文教学也下过大力气但不见起色,不明底里,心中异常苦恼。其中关键在一个“情”字。所谓“情动而辞发”。我们的作文教学往往“重指导,轻启动”,对如何审题、立意,如何谋篇布局,如何遣词造句,侃侃而谈,头头是道,却不问学生愿不愿写、爱不爱写。情未动,何以发辞?闸不开,话从何来?这是再明白不过的道理。王老师深谙此中奥秘,在他看来,文章是师生间交流的工具,是心与心相通的桥梁;作文教学是教与学互动的创意过程,也是思想和情感沟通的过程,他的“下水文”就是这个过程中极好的启动器、催化剂。他以自己的心去换孩子们的心,以自己的心声(下水文)去拨动孩子们心灵的琴弦,从而唤来稚子、雏凤之声。实属教育之一大快事。

王老师不但在实践领域有所突破、有所创新,他的成功还具有较高的理论研究价值。众所周知,语文教学耗时多、收效微的顽症长期存在,久治不愈,其表现在作文教学中尤为突出,几乎到了谈作文而色变的地步。如何大面积提高作文教学的质量已成为教育科研前进中一道难以逾越的坎,但在王老师和他的学生的眼里,作文却成了“别的孩子连做梦也想不到的这样愉快的事情”。王老师经过20年的潜心研究和不懈探索,终于给出了令人鼓舞的答案,还小学作文教学以本来的面目。所以,我认为从教育科研的角度来看,本书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关于小学作文教学研究的成功案例。我之所以这样认定,不仅仅由于它的成功,更重要的是因为收到这本集子里的每一篇作品,都是真实的、可靠的,经受了时间检验的珍贵教学资料。它们是从王老师所写的100多篇下水文和同学们发表的近千篇优秀习作中遴选出来的教与学的实践样本,是王老师和他历届的学生们20年来在教育科研园地里用心血浇灌的果实。真人,真文,真情,篇篇有出处,篇篇有旁证。这样的样本在教育科研中的可信度、典型性和说服力,决非一般的作文教学指导读物可以与之相比美的。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